(一)专业介绍
1.优势特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山东省优质校一流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
本专业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面向智能制造、电力等各行业企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等素质,掌握自动化、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事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发、智能生产线运行与维护、智能生产系统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PLC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电气CAD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单片机技术、工业网络技术、供配电技术、组态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课程。
3.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生产线智能控制与数据采集、产品控制与系统集成。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研发及设计、电气设备及智能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检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的运行维护、自动化相关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相关岗位的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宣传图片
1.实训条件
优越的实训条件,建有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形成集实习实训、证书培训、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
图1.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训区(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开发与综合应用)
图2.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区(针对PLC技术的编程与调试)
图3.S7-1500+G120认证系统(实现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的开发与应用)
图4.自动生产线装置
图5.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设备
2.技能大赛
本专业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师生的专业专业技能及实践动手能力。师生每年获多项省级、国家级赛项。
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西门子杯全国智能制造大赛
(三)优秀校友
1.刘晓龙——2009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现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工业控制国家集训基地实训中心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2009年9月—2012年7月,滨州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2012年9月—2014年7月,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生;
2014年9月—2017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7年8月至2021年5月,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教师,任工业控制国家集训基地实训中心主任。
主要成果:
2018年9月指导学生获得第45届世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山东省选拔赛获得第4,5名,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9年11月指导学生获得第46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山东省选拔赛第1,2名,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0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智能制造大赛获得二等奖(第三名),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获得金牌(第一名);
2021年12月28日参与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工业控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并结题;
2021年5月发表论文“复习课教学新方法——情景式问答接龙”;
2021年8月发表论文“对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标准提升实训中心整体建设水平”;
2021年9月指导学生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
2021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智能制造大赛”获得数字孪生赛项一等奖,生产系统集成与调试赛项三等奖,工业网络组网与网络安全赛项三等奖,综合赛项三等奖。
2.程思远——2014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现在上海电力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习经历:
2014.09-2017.07,滨州职业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
2017.09-2019.07,通过专升本进入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
2020.07至今,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荣誉:
研究生入学奖学金一等奖;研究生课程奖学金二等奖;“碳达峰与自然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二等奖;2021年数维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十三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数学建模建模竞赛一等奖;“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上海市工程管理创新大赛三等奖。
企业项目经历:
2020年参与广东电网项目——《服务于市场监管的电力市场运营监控机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021年参与上海电网项目——《基于能源革命的临港新片区城市能源互联网实现路径研究》。
座右铭: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3.李洪方——2012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现任职于亚联(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联中级中级软件工程师
教育背景:
2012.09-2015.07滨州职业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2015.09-2017.07通过专升本,进入临沂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
获奖经历:
2012-2015专科学习期间,荣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院奖学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一等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二等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2015-2017本科学习期间,荣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院奖学金、“PLC技能大赛一等奖”、“机器人技能大赛一等奖”。
工作经历:
2017-2020,任职金现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
所参与项目: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AF型)标准化智能监造系统、机车车辆监造验收系统YMIS、智慧欧华管理系统、中铁电气化局综合管理系统、华能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2020至今,任职亚联(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参与项目:民生银行账务管理平台、民生银行信贷服务。
个人评价:
为人诚实可靠,做事细心,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待人热情,办事认真,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强。
(四)教学名师
1.张金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
张金兰,女,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高级技师,高级电工考评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控制。
主要承担《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讲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参与精品课建设多门。主编专业教材1部;获山东省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1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获省级二、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科研课题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期中5篇被EI和ISTP收录,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滨州市青年学术带头人、滨州职业学院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2.林媚——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省级精品课主持人
林媚,女,1984年3月生,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电工高级技师,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考评员,主要从事智能制造控制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2017年被评为滨州职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2018年被评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带头人,2018年获得滨州市第十三届青年科技奖,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级2项,三等奖2项。曾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滨州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主讲课程《小型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中大型PLC应用就技术》、《电机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
主持建设省级精品资源课《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主讲省级精品课1门,参与建设多门,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
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级社科课题1项,院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或重点参与完成的研究课题获得省级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滨州市优秀自然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3.高登升——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
高登升,男,讲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滨州市首席技师、滨州市有突出贡献技师、滨州市技术能手、滨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方向。主讲《高级电工技术》、《PLC应用技术》等课程。
2015年获全国第六届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项目第12,2014年获全国第六届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山东省选拔赛项目第2名、获得2011年滨州市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项目第1。
研发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汽车关键件可重构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基于多Agent的可重构生产线虚拟仿真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制造信息化技术在活塞行业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为滨州活塞厂获得中国机械科学技术三等奖;教学教案和课件分别获得滨州市二等奖。
独立设计、调试、安装第一台盐芯机(活塞铸造处理设备);在电气方面主攻了一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也是国内活塞行业中独一无二,自主开发、研制项目;参与研发滨州活塞厂第一条全自动活塞生产线DLY210;对活塞机加工1000多台数控机床进行电气维护;改造了机加工车间15台频发故障车床,使其电气故障率降为零;改进意大利LIMT公司“一个流”设备中的OP50精车外圆车床技术;改进SIEMENS 840D主轴驱动模块散热缺陷,避免了多块模块烧毁。